記得當初 MacBook Air 跟 Lion 一起發表的那天,

因為 Air 的價錢跟規格實在是太漂亮了,

所以當時在寫新聞稿時忍不住說了一句:真想把 Macbook Pro 賣掉換 MacBook Air!

實際的情況是,MBP 捨不得賣,MBA 倒是帶回家了==

我想大家開箱文已經看到膩了,所以這裡就不開箱了,

在貼上幾張照片後,主要跟大家分享 Gary 這一個月來的使用心得。

 

開盒後,可以看到 Apple 貼心設計的提把,可以讓我輕易的將 Air 拿出

似乎 Apple 所有的筆電以及 iPad 包裝上都有這個設計

不過這個提把以往是跟盒子連在一起的,現在的 Air 卻是設計在保護膠膜上(比較喜歡以前的設計說…)

 

當初拿到時嚇了一大跳,想說怎會 13 吋 Air 的盒子會比我 15 吋的 MBP 還要大上許多

打開之後才知道,因為 Gary 買的是港版的,所以另外有付三頭的更換插頭與延長線,所以才那麼大一盒

不過變壓器上面的,是我們台灣習慣用的兩頭的插頭。(那到底香港是用怎麼的插座呢?)

盒裝內的東西就如下面圖片這樣多了,相當精簡有效率的包裝。

不過這代沒有附贈 Mac OS X Lion 快閃磁碟 讓我小小傷心一下。那個有 Apple logo 的隨身碟真個好物呀~

 

今天的主角:2011 年中, 13 吋 MacBook Air i7

 

加強版的 SD 卡插槽,以及Mac 家族獨有的 Thunderbolt 連接埠。

這個 Thunderbolt 連接埠很過分呀,會一直讓我想把 這台 給帶回家說 >.<

 

一樣超級簡潔的背板,僅用十顆特製螺絲就完成了固定組裝的動作。

另外 Air 的 四顆黑色保護膠墊比 MBP 的要來得高。這樣才不會讓弧面的背板直接接觸到桌面。

 

特製的星紋(梅花紋?)螺絲,好美!

當然要拆也得用特殊的起子就是了,是想跟我說沒事不要亂拆嗎?哈哈~

 

被二代取消,這代終於又裝回來的背光鍵盤模組,感動呀~

 

功能鍵最右邊本就很少用到的退出鍵 ⏏ 被另一個也很少用到的開機鍵所取代,感覺容易誤按

 

其他的功能鍵都沒有變化,不過 F3 與 F4 有針對 Lion 的Mission Controlu 以及 Launchpad 功能做圖示上的變更

 

Gary 沒有特別去研究所以不清楚,但 MBP 跟 MBA 一樣都是 LED 背光鏡面寬螢幕,怎麼厚度差那的多!

視覺上厚度差了近一倍耶!是因為 13 吋 跟 15 吋的差別嗎? 

 

不可思議的厚度(薄度?)

MacBook Air 並非最薄的,市面上還是有稍稍勝過 Air 的 Ultrabook,但是 Air 特殊的斜面收邊設計,視覺上還是勝過那些比 Air 還要薄的筆電。 Engadget 這篇 裡面的圖,就可以清楚的看出差別。

不得不說 Jonathan Ive 真是個天才!太強了!

另外,Air 雖然不是最薄,但也是超薄的喔,小心不要被割傷了,哈哈~

 

 

13 吋跟 15 吋的差別。

兩台皆是16:10 寬螢幕,妙的是兩台的解析度都是 1440 x 900

 

一代 iPad 也拿來疊^^(Gary 還是喜歡一代 iPad 的背板多一些呀,雖然不好握)

好美呀,這三台~

 

 

這台 Air 的基本概覽

本來這代 Air 最好的選擇應該是 11 吋的高階或是 13 吋的低階

但是 Gary 購買時有意將本來的 MBP 出掉,僅使用 MBA 來當做我的主力電腦。

因此考慮到 128 GB 的容量可能不足,想說直接上到 256 GB 好了。

256 的 i5 跟 i7 價差三千,其實也沒有差很多。實在不好做決定。

想說買 i7 以後可能較好脫手,而且幫我代購的的那位先生 i7 只收我 52000!

這樣只比官網上買 i5 多 100 元,還有我想要很久的純英文鍵盤!實在是太划算!

因此這台就這樣莫名其妙出現在我家了^^

使用 Geekbench 跑分,有 6295 分這樣讓人驚豔的亮麗成績。

輕輕鬆鬆就把我的 2010 early MBP i7 打趴。(聽說 MBA i5 就可以把我的 MBP 打趴了…)

好像 13 吋用的都是三星的 SSD(Gary 同事買的 11 吋是 Toshiba 的),很不錯。

不過螢幕是 LG 的,稍稍偏黃了點。(都是韓國貨…)

使用 Blackmagic Disk Speed Test,也有相當亮眼的讀寫速度表現,真不愧是 SSD!

 

電池的總容量為 6703 mAh,可以用上 7 個小時不是騙人的!

真厲害,這麼薄薄的機身,還是能放進如此多高效率的電池,了不起的工藝!

隨機就有安裝 iLife 了。

但是重新安裝後,無法在安裝的選項裡找到安裝 iLife 的選項。

此時打開 Mac App Store 就可以免費下載了,很棒。

不過當然 iDVD 及 iWeb 這兩個快要被拋棄的孤兒就沒有了== 

心得:

使用了 MBP 一年多了,從沒有覺得哪裡不好。2.5 公斤的重量對我一個大男生來說,也是小菜一疊。

其實是很滿意 MBP 的,外出攜帶沒有不便,在家當桌機用效能也是一流的。一直都是我心中最佳的 Mac 選擇。

唯一可以讓我抱怨的,就是那個一年用不到 5 次的光碟機。實在很想把它拆了換上另一顆硬碟,不過懶惰,嘿~

 

以前從未考慮過要買 Air,因為他的 CPU 弱的太誇張了。

雖說 Gary 自己也用不到太高效能的 CPU,

但是之前的 Air 會讓我擔心會連自己最基本的作業都無法順利完成。

直到這代的 Air 出現,除了記憶體僅有 4GB 且無法更換之外,完全沒有地方可以讓我抱怨,所以就買了。

 

使用了一個月後,赫然發現 MBP 以及 MBA 的使用時間居然是 1:1,誰也沒勝過誰。

現在的 MBP 就完全是台桌機兼無線基地台了,

而 Air 就…,嗯~很難去定位它,反正它很少出現在書桌上就是了。大部分都是帶出去或是在床上使用。

被壓縮到使用時間的,反倒是 iPad 2。原來 Air 是會打到 iPad 的?!

現在的 iPad 2 就完全負責娛樂性的功能了,而睡前在床上的閱讀書籍、瀏覽網頁等習慣,全都被 air 所取代。

因為以前從不想把 MBP 帶到床上,現在倒是 Air 把 iPad2 踢到桌上當電子像框(或時鐘)了。

當然大便機依舊是 iPhone 的天下。(iPhone 的使用時間倒是完全沒變,果然特性有差)

 

至於說到 MBP 與 MBA 的效能比,因為 Gary 一直很少用到大型吃資源的軟體,所以覺得根本就沒有差。

至少跑高畫質的電影很順暢,這點讓人相當滿意。

當然 MBA 的 SSD 可以不管開什麼程式,Dock 上的圖示都只跳一下實在太猛!

測試了一下,MBP 第一次開啟 word 跳了 6 下,是有些太多了…

像 Gary  這樣不需要高效能電腦,不太玩遊戲的使用者,反倒會有 Air 的效能好一些的錯覺。

 

所以常常會看到有人問到底是要買要MBP 還是 MBA,這當然還是不會有最好的答案。

不過 Gary 這一個月的使用心得是,

如果要我兩台筆電只選擇一台的話,那我會選擇 MacBook Air,外加一個外接大螢幕。

分享文分類: 

蘋果原廠硬體蘋果相關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