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最近這兩週一連收到等待已久的訂貨

先是 AkiTiO Thunder2 Quad,再來則是緊接而來的 Apple PCIe SSD

依序到來評測過後,也體驗過連自己都覺得驚呼連連的速度

於是就剩下今天這個超級主角了:

連結:https://eshop.macsales.com/preorder/OWC-Thunderbolt2-Dock/

當時 OWC 在去年 11/16 公布了最新的 Tnunderbolt 2 Dock 時

一看到如此齊全的連接阜,簡潔的質感

加上預訂價再省 USD 50 變成只要 USD 249,而且還是台幣還沒有啥貶值的時候呢!

整體來說我認為對得起這樣的價錢,而且又是知名針對 Mac 用戶的 OWC

之前自己也沒有買 AkiTiO Thunder Dock ,也是為了等待二代 Thunderbolt 的升級

OWC 既然先走了這一步,那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我預訂的唯一選項

================ (結果這一等就是兩個月 Orz…) ==================

 

想當然爾

所謂的預訂,哪怕再怎樣搶先,基本上這玩意兒的需求比我想像中大很多

大到原本官網說12月上旬出貨,結果一路延到將近跨年,我還因此收到道歉信呢 😛

然而好東西是值得等待的

昨天寫完評測文不久,一如往常地跟別人抱怨還有一樣東西還在坐船的時候

結果不消半小時就來櫃檯通知了,東西果然如我預期地收到了 😛

箱子裡頭一打開,還有附上 OWC 產(ㄅㄞˋ)品(ㄐㄧㄚ)系列介紹

驗明正身在此

一打開有附上說明書,一整個漂亮啊… ​

仔細一看,一共有 Thunderbolt 2 Dock 一個、供電器一個、說明書一份

當 OWC Thnderbolt 2 Dock 一現身,說真的質感確實不錯

外觀是鋁合金的外圈+亮面塑膠殼上蓋

整體來說很輕盈,比體積本身看起來要輕上許多,卻也不至於不穩,大大加分!

鋁合金外圈有 OWC Thnderbolt 2 Dock 字樣

該 Dock 右邊提供了 2 個可充電的 USB 3.0 連接阜

對邊沒啥東西XD

重點來了…這就是我會買它的原因

瞧!這背面一共還有 3 個 USB 3.0、Audio I/O、FW800、Gigabit Ethernet、2 個 Thunderbolt 2 連接阜、1 個 HDMI 1.4 連接阜,外加最旁邊的電力輸出,12V 6A 的規格真的很讚,也很扎實!

接通電源供應時,Dock 底部會呈現藍色

如果額外接上 Thunderbolt 線材時,便會另外有黃綠燈亮起

總體來說,外觀算是相當用心,質感也沒讓我失望

可惜 Dock 和電源供應器都是中國製的,如果多了 MIT 這一味可能會讓我更滿意些 😛

 

[正式大車拼]

這次測試的最大重點,在於盡可能地接滿所有的連接阜

不過小弟在下翻遍了身上所有的周邊

最多只有 3 個 HDD (兩個接 USB,另一個接 FW800),1 個 USB 隨身碟

iPad Air 2 一台,Sony Walkman 一台

再搭上新成員 AkiTiO Thunder 2 Quad,以及 Dell 2713HM 2560*1440,支援 DP1.2 的高解析螢幕

HDMI 由於小弟沒有第二個螢幕,這部分就沒法子測試

Gigabit Ethernet、Audio I/O 小弟一樣沒有設備,只有耳機罷了,也就懶得測了

以後看看有沒有機會透過聚會的方式,透過大家一次上夠多台螢幕以及其他專業設備吧 😛

 

於是

經過一場混戰,該連的都連上後

Dock 周邊長成這副德性,看起來好像還好喔,是吧?

不過請仔細看看… 同時出現這麼多周邊設備,好像在菜市場買菜一樣啊XD

上面則跟我的電腦連結,成了一個工作站系統,下面的話則是如同鳥巢一般的亂XDD

接下來大家關心的,肯定是傳輸效能了

究竟透過 Dock 連接阜,是否對 Thunderbolt 陣列的傳輸效能造成影響呢?

結果對讀取沒啥影響,寫入倒是有一點降低

跟原本的評測 R/W = 1140/1114 MB/s 相比,確實低了些 (連結:https://www.macuknow.com/node/71838

起初我是在猜可能是因為 SSD 開始剪輯使用一些時間,造成的測試影響

然而重複多次、資料移走清空重新測試的結果,證明似乎不是這麼一回事

另外,我把 Thunder 2 Quad 和 Dock 的連接順序對調,改成陣列先 Dock 跟後的方式

重新測試的結果,還是一模一樣

不過看到下面都是一排小綠勾的份上,就暫時判定這不影響效能結果

唯一可能的解釋應該就是 Dock 多少會消耗點傳輸性能,為了要兼顧其他的設備所致

加上我還故意同時操作 Dell 的螢幕,開啟了幾個全螢幕程式作為模擬使用情境

會有這樣的結果理應是正常的才對

後來我把 Thunderbolt 陣列另外接到我 MBPR 另一個 Thunderbolt 接頭,Dock 另外再接一個

結果就是讀寫速度跟當初評測的結果相同了,也間接證實我的猜測可能是對的

至於硬碟的部分,我都測試過了,都是正常顯示在桌面上

且可以任一互相傳輸,想丟哪就丟哪兒去,很隨興的

速度基本上是 USB 3.0 接 2.5 吋 5400 rpm 的行動 HDD 大概落在 90-100 MB/s

FW800 接 HDD 大概是 75-78 MB/s,都有用到對應的頻寬

測試過程中都穩定讀取不掉盤也不跳電,這台 Dock 表現都算稱職

當然,供電的部分我也有稍作測試

多謝那豐沛的 12V6A 的供電量

不論是 iPad 還是 Walkman 的充電速率,都比原廠附贈的充電器要來得快

且位置擺設在 Dock 旁邊,是很方便的設計,至少省去了繞到 Dock 後面充電的麻煩

 

[總結]

相信不少版友應該對於這類產品的概念應該不陌生

許多的外接設備,藉著 THunderbolt 多樣的整合性,把螢幕、儲存、運算都搞定的方案

讓很多專業玩家、剪輯師都享受到高速穩定的便利

如今 Thunderbolt 支援單向 20Gb/s 頻寬

意味著透過 Thunderbolt 串接高速陣列、4K2K 高清螢幕、舊有的連接阜像是 eSATA、FW800等等

都可以透過它來一次串接完畢,舊的設備也得以重獲新生

 

以下來總結一下我對這台 Dock 的優缺點整理吧~

優點1:連接阜多樣,供電量充足

優點2:整體重量、質感、穩定性都實屬上乘之作

優點3:現在下訂還有 USD 249 的優惠,CP不差 (當然最近台幣的貶值可能把這好處給沖淡了些 Orz)

缺點1:沒有 e-SATA,所以真有這需求的話,就另外買 AkiTiO 今年剛推出不久的二代 Dock 吧 😛

缺點2:目前在官網上買,最快都要等到三月才有機會拿到

缺點3:Thunderbolt 線材要另外買

整體評價:4.5/5 顆星

 

我相信 OWC 推出的 Thunderbolt 2 Dock

對於擁有多個儲存設備,且有工作站環境的玩家用戶來說

這樣買不論是專業上還是玩家的立場上,我認為是很值得的

以上開箱,也算是我許久以來寫的長文篇,供有興趣的參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