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小強悍的 SSD,出門帶 TUFF NANO 毫無負擔!
過去我們介紹過不少強悍的 SSD,不過,強悍有強悍的優勢,可想見的就是售價上一定比較硬一點,雖然現在 PCIE SSD 比起以前的 2.5″ SSD,是又快又輕巧,不過,如果我們單純追求更輕巧的話,有沒有更進一步的選擇呢?
現在 PCIE SSD 大多都是使用 2280 的規格,也就是 SSD 本身是 2.2 公分寬,8公分長。當然比起以前的 2.5″ SSD 比起來是輕巧很多,不過也是還有更小的選擇。也就是 2230 規格。
雖然 SSD 這麼輕薄的東西,長度少一半好像沒什麼感覺,但是光是裸 SSD 是不能用,一定要有盒子的阿,把盒子算進去的話,短這一半的長度就很有感覺了。
像我這次來澳洲考證照,東西有夠多,要多塞一個 SSD 都要騰一點空間,這時候小尺寸的就成為我的首選。
▼ 所以這次拿到的 CalDigit 出的 tuff nano 就是這樣的產品,給你極致的輕巧、防水防震、同時給你 10Gbps 的速度,雖然不是 Thunderbolt 3 的速度,但反過來說通用性比較高,而且這速對於絕大多數使用者來說非常夠用。
▼ 好了,美國公司,台灣製造,這麼棒的組合,是不是要支持一下。
▼ 包裝盒弄的很可愛,很像什麼 Switch 的遊戲卡夾,他是一個塑膠硬殼,所以你出門旅行可以用這個裝,但既然他本身有防水防震,我這次出國就直接帶他出門了。
▼ 打開盒子之後非常簡潔,給你兩條線, USB-C to USB-C 以及 USB-C to USB-A。如果你使用 USB-A 的電腦也是可以用,只是速度上因為大多 USB-A 的電腦都沒有 10Gbps,所以速度上可能受到限制。
▼ 接著我們來比較一下,從右邊數過來,最右邊的是可怕的 3.5吋傳統硬碟,然後是 2.5 吋,加上外接盒之後面積幾乎跟 3.5 吋一樣大,然後是 PCIE 2280 的 SSD,加上外接盒的尺寸也是不小,最後是我們這次的主角 TUFF NANO,別忘了,我們 TUFF NANO 已經是有外接盒的了。
▼ TUFF NANO 幾乎只比 AirPods 大上一點。重量只有 74G 真的是超級輕巧。
▼ 外面那一層紅色的橡膠有增強防水的效果,平常要使用的時候可以把 USB-C 孔這邊打開。
▼ IPX8 等級讓他可以在水下一公尺維持 30 分鐘,並且從 3 公尺掉落也可以沒事,所以說除了輕巧這一點,他的耐操等級真的是很適合帶出門用。
▼ 但如果你真的想要,為了追求輕巧極致的話,其實也可以把外面那一層撥掉啦。就真的只比 AirPods 大一點點點點了。當然,所有該通過的 RoHS 等等都有通過,在背面都有備註。
▼ 有鑑於最幾年 USB 一直改規格名稱,一下 USB3 一下 3.1 一下 3.2,非常混亂。這邊的線直接跟你說我就是最高支援 10Gbps,簡單明瞭。
▼ 而非常貼心的是,當我們插上 Mac 的時候,他自動會出現一個小的圖示,不知道會不會隨著出貨的顏色而跟改顯示的圖示,我猜應該是會。
▼ 原理就是他裡面有一個隱藏檔案,如果你有顯示隱藏檔案的話就會看到,所以如果你要格式化,記得先備份這個小圖示。格式化完成再放回去用
▼ 實際上的讀取速度大概是這樣,除非是拿來用工作室使用,不然這速度絕對很可以,甚至超過了大多數人的日常需求了。畢竟如果是要放工作室,也不會找這種輕巧取向的。
這個在台灣上市之後已經直接熱銷一空,512G 的售價約台幣5000元,售價上算是親民,畢竟 CalDigit 的產品一直以來都是俗又大碗,而且他們還贊助了一組給我們 AUGM 2019 來抽獎,讓我們在這邊先謝謝他,還沒報名 AUGM 2019 的朋友可以點下面報名囉
https://twdc.kktix.cc/events/augm19
558,809 total views, 3 views today
蘋果梗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友站推薦
好物推薦
2020 全新登場顯卡外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