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購買指南 1:剪片該買哪一台電腦
大家好,我是蘋果梗,雖然寫了十餘本蘋果相關教學書籍,但其實是集肥宅與邊緣人於一身的孤單男子。
之前我們開了一個系列專欄「闢謠專欄」,專門解釋很多連老手都會誤會的事情。在我無限拖搞之後,現在我又新開了一個戰場,同時進行另一個系列專欄 「新手選購指南」。
新手選購指南就是提供給那些準備要第一次買 Mac 的朋友,針對不同的族群跟需求,建議你們該買哪一台電腦比較適合。
▼ 畢竟目前 Mac 的產線有這麼多種,第一次要買的朋友絕對會眼花撩亂。
除非你是一個預算無上限的土豪哥,那我這篇對您來說就是一篇廢文,選最貴的買下去就對了。不然的話我們之後都會針對不同的需求,建議你該往哪個方向買,買到哪一台才會是夠你用,哪一台對你來說太貴了又不實用。
而最常被問到的需求就是 「我有剪片的需求請問該買哪一台」
這個問題沒有答案,因為嚴格來說這不是一個精確的問題。
在現代,剪片需求就跟文書作業軟體的需求一樣,幾乎是人人都必備的技能,從好萊塢拍攝影片,到用手機錄下路人打架,再到行車記錄器拍下需要去頭去尾的車禍過程。都需要程度不同的剪輯
所以你該問的是你的剪輯需求到了什麼樣的程度,你是要用剪輯吃飯的剪輯師,還是公司給你宣傳影片要剪輯,或是立志要走電影圈的學生,或只是想剪輯女兒說夢話的爸爸。
不同的需求,都會影響購買機型的不同。要剪片的長短,剪片的畫質、上字幕等等都是不同的需求。雖然影片剪輯跟影片後製對專業公司來說是兩個不同職務,但對一般人來說都是自己來,而特效的多寡、調色、濾鏡的使用,都是會被硬體影響效能的。
概略的來分,我會區分為三種需求
1. 全職靠剪輯吃飯 (如電影剪接師)
2. 吃重的剪輯工作(興趣使然,常常自己剪一些作品,Youtuber 等等 )
3. 純業餘,家庭使用(剪輯家人生日、行車記錄器編輯、等等。只求有不求精緻)
不同的剪輯需求會影響到你用不同的工具,包含硬體工具以及軟體工具。
▼ 1. 全職靠剪輯吃飯 (如電影剪接師)
如果你是第一種人,那其實你應該是沒什麼選擇,因為公司一定會幫你配好,這種是生財工具,通常不是個人可以輕鬆負擔的。如果你是開業的老闆,要幫你的剪接師採購的話,請對他好一點,至少選 MacBook Pro 15 吋,iMac 27 吋,甚至之後的 iMac Pro。生財器具是不能省的,省了兩萬塊買了比較便宜的電腦,結果之後花在等待的時間或是處理問題的時間,少接的案子都不只損失兩萬了。
▼ 3. 純業餘,家庭使用(剪輯家人生日、行車記錄器編輯、等等。只求有不求精緻)
如果你是第三種人,那其實不用考慮什麼剪接軟體,內建的 iMovie 就可以輕鬆使用了。阿你說硬體要買哪一台才能用 iMovie ?iMovie 既然是一個內建軟體,蘋果怎麼會出連內建軟體都無法順利執行的電腦勒?所以任何一台都沒有問題,用其他的因素去考慮吧,比如要剪的影片很長就要考慮容量大一點之類的。
▼ 2. 吃重的剪輯工作(興趣使然,常常自己剪一些作品,Youtuber 等等 )
第二種人其實就是常常最迷惘的選購者,因為電腦規格這麼多種,不知道該看哪一種。由於剪輯工作吃重,開始使用一些專業的剪輯軟體比如 Final Cut Pro,然後覺得既然是專業剪輯軟體,那麼硬體上一定也要很強才行。
▼ 首先我們來看 Final Cut Pro 在官方網站的最低系統需求。其實 FCP 的硬體需求一點也不高,我們現在能買到的 Mac 的記憶體至少都是 8GB 起跳。而繪圖卡 HD Graphics 3000 是什麼等級呢,其實就是 2011 MacBook Pro 13 吋的內建顯示卡,現在隨便一台 Mac 的顯卡都好上很多。所以從最低需求來說,FCP 並不比 iMovie 高到哪裡去。
當然,可以執行,不代表跑的順,不過每個人對於順暢的感受定義不一樣,這邊僅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
影響剪輯軟體順不順暢,除了硬體設備之外,還有三大元素:
1. 片長 (三分鐘?還是三十分鐘)
2. 片源解析度 (1080P 甚至是 4K)
3. 後製程度(調光、濾鏡)
如果你是三個元素都很嚴苛的話,那你已經不是第二種人了,你就是第一種靠剪輯吃飯的人。通常第二種人只會有最多兩項很嚴苛,大多都都三項都處於中等的狀態。
若以三分鐘內的短片來說,在不加一大堆的特效為前提,解析度是 1080P 的話,就算是 12吋 MacBook 都可以安穩的使用。
更別說 FCP 有一個厲害的武器 Proxy 設定(有些人叫他離線剪輯),這個剪輯就是即便你是丟 4K 畫質的原始檔,他都會先幫你轉檔成低解析度的小檔案,然後我們剪輯過程中看的畫面都是這些低解析度的小檔案,等最後輸出的時候他才會高畫質的原始檔套上去輸出。所以,即使是老舊的電腦,也因此可以剪輯長時數高畫質的影片,只是最後輸出時是真的比較慢就是了。
我就曾經用 MacBook Air 剪輯過 4K 的短片,還算是負荷範圍之內。
過長的片長跟很高的解析度,可以靠 Proxy 搞定,不過即時預覽 Render 順利回放這件事情,可就不能這樣打混過去了,每當我們做一個改變,要播看看這樣感覺怎麼樣,如果硬體效能不夠,播放起來就會卡卡的,要等他算好圖之後才能順利播放。尤其如果又加上了後製效果,那就加長了算圖時間。
這個算圖時間的長短,常常就是影響我們順不順的感受。那麼,影響算圖時間的關鍵是什麼呢?硬碟速度,還是 CPU?
其實影響算圖速度最大的關鍵在於顯卡,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很專心剪輯的人,那不用太在意顯卡的效能,但如果你很常上一些特效,那麼顯卡的好壞,就會是你挑選 Mac 的重大條件了,筆電的話你很可能就需要 MacBook Pro 15 吋,桌機的話就是 iMac 27 吋了。
不過,之後等秋天 High Sierra 登場之後,我們顯示卡可以用外接的,到時也可以考慮用便宜的 MacBook Pro 13 吋然後外接厲害的顯卡,這樣一來便宜很多,效能卻更好。
外接顯卡教學請看這篇:2017 外接顯卡元年 AMD RX480 + Akitio Node
最後,建議大家的是,如果你選擇的是筆記型電腦,那強烈建議外接螢幕跟鍵盤。即使是 15 吋,要拿來剪輯也實在是太辛苦了,剪輯軟體的介面功能很多,通通擠在 15 吋的畫面中然後要長時間這樣剪,實在是太崩潰了。還是外接一個 24 吋螢幕吧。
蘋果梗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友站推薦
好物推薦
2020 全新登場顯卡外接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