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蘋果梗。

這次的開箱真的是望穿秋水阿,從一開始到台灣正式開始預購,實在是等到肚子都大了。

好不容易開始運送,不知怎麼的卻又卡在飛機上卡了一整天,最終是在今天拿到手了。

由於我從2013開始就是一個每一年都換電腦的人,所以這次真的是足足等了一年半。

對於新機是期待也好失望也好,最終還是買了下去,畢竟自己寫教學的,沒有新機器要怎麼教學呢(藉口)

總之,我們現在就開始來開箱吧。

 

▼ 四條線是早就到了,不過電腦本體是今天早上才送到,話雖如此,我還是希望按我門鈴的是徐若瑄(?

 

▼ 包裝本身不需要刀子或是工具,只需要照著箭頭指示把這一條撕掉就可以輕易開箱了。

 

▼ 打開之後就可以直接看到這次的主角囉。

 

▼ 這次的包裝也很有巧思,不需要整個倒出來或是先拿出什麼保護的邊腳,只需要把兩側的提把往上,電腦就會被抬起。

 

▼ 底部的設計像是這樣,連包裝都有滿滿的大平台 大巧思

 

▼ 好,驗明正身,從外包裝就可以看出這是有摸摸爸 Touch Bar 版本的MBP

 

▼ 翻到背面除了有序號以及規格之外,右下角還有一個可愛的 Finder 符號。

 

▼ 這次我買的是太空灰版本,一開始打開會覺得超級粉是因為有一層霧色的保護包裝,等等拆掉就好了。

 

▼ 解開封印,這次的底蓋左右兩邊多了開口,也因此左右的螺絲就少了一點,全部共有六個五角螺絲。

▼ 我買的是中階版本,、所以左右邊都有 Thunderbolt 3 總共四個。

▼ 開箱的慣例疊疊樂,最底下的是還有光碟機的 2012 MBP,中間的是上一版 2015的MBPR,最上面則是這次的主角。

 

▼ 三個人都放桌上看,厚度幾乎是 2012 的一半,對比 2015 的版本也明顯薄上一截。

 

▼ 除了機器本身之外,箱子裡的東西不多,就是 61W USB-C 電源轉接器以及充電線。

 

▼ 每次蘋果的線材都感人一種恐怖的整齊感,拆了之後就會懷疑他們當初到底怎麼包裝的這麼精緻的。

 

▼ 隨機附上的小小說明書,還有照慣例的兩張貼紙。

 

▼ 那我們先把充電線插上囉,大概到這個位置的時候會需要用力才能插上,接下來幾個轉接頭也都是一樣,插上之後就很緊。

 

▼ 這個版本只要插上電源,就會像 iPhone 一樣會有一個「登」的音效,然後只要把上蓋打開,他就會開機了。

 

▼ 第一次開機,總是會詢問你要用哪個語言的系統,就選擇繁體中文並且依序下一步下去吧。

 

▼ 由於我要把原先電腦的資料通通轉移過來,在這個步驟我就選擇接上我的備份磁碟,開始轉移資料了。

 

▼ 轉移完畢之後,就要來設定 Touch ID 囉。也算是這個版本的重頭戲之一。

 

▼ 最右上方原先是擺放電源鍵的位置,現在則變成了 Touch ID 的按鈕,也因此,現在想要把電腦開機不需要按下任何按鍵,只需要打開螢幕就會開機。不過這個 Touch ID 還是可以按下的,雖然大多數時候都只需要觸摸就可以使用指紋辨識功能,但萬一真的當機的話,還是可以長按下這個按鍵,來強制關機。

 

▼ 設定指紋辨識的過程跟 iPhone 一樣,反覆的提起放下給他輸入資料就可以了,如果一路從 iPhone 5s 一路用到最新的 iPhone 7 的話,就可以感受到這次 iPhone 7 的指紋辨識超級強,辨識的超快超準,而這次這個電腦的版本,我覺得絲毫不遜色,像我開箱的過程就算手指有汗之類的,還是可以輕易辨識成功。

 

▼ 一切都設定好之後,就可以進入到系統了,目前出廠預設的系統版本是 10.12.1 ,出廠的時候還來不及更新到最新的版本,等等再手動更新。

▼ 這次就算是13吋,左右兩邊都有開孔,這次的聲音明顯比起 2015 年的好上一大~~~~截,連我這種木耳都可以輕易聽出來,真的是不得了。而有 Touch Bar 的版本有內建三個麥克風,比起沒有 Touch Bar 的雙麥克風多一個。

 

▼ 新舊版本的觸控版放在一起,也是明顯大上許多,整片都可以輕鬆按壓的感覺實在是很暢快。

 

▼ 而這次很多人好奇的鍵盤,確實鍵程比起 2015 的短,但作為第二代蝴蝶腳鍵盤,已經比 12 吋 Macbook 的好打許多,我個人可以接受。不過雖然鍵程比 2015 短,但是打字的觸感卻是咖拉咖拉的紮實,相對的聲音也比較大聲,去圖書館之類的地方要注意一點,不過像我都在家工作的話,我反而有一種會上癮的爽感。

 

▼ 這次的新鍵盤,跟以往不一樣的是,把鍵盤快速鍵的符號都印上去了。以前雖然按下選單的時候都會告訴你鍵盤快速鍵的組合是什麼,但是都是以符號顯示,對新手有一點不友善,這次把 Option、Control、Shift 上面都印了他們的符號,相對簡單多了。

 

▼ 新舊兩台擺在一起,各方面的尺寸都小了一點,這點也明顯的反應在重量上。

 

▼ 而這次的新賣點就是全新的螢幕了,不但支援 P3 廣色域,亮度也大幅提昇。雖然說要爽快的使用廣色域,也要內容有支援才行(比如說網站的圖片都是使用廣色域)。不過把新舊螢幕兩個放在一起,亮度都調到最亮,可以明顯看到新電腦的表現會徹徹底底的養刁眼睛,比如左下角岩石的陰暗面就很明顯。

 

▼ 新款的螢幕解析度看起來有點不太一樣,總覺得字好像小了點。進入設定一看,原來他的外觀從 2015 年版的 1280*800 改成 1440*900,雖然字比較小一點,但整體能用的空間變多,如果不習慣的話可以在這裡改回來。

▼ 而自從前兩年的 Mac 採用 PCIE 的 SSD 之後,硬碟速度一路從傳統的 100、200MB/s,一路飆到 700 MB/s,然後破千,而今年的速度根本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速度,大家可以在圖片看到 2000 MB/s。

兩千!!!!!!而且這個兩千是這個軟體的極限喔,也就是說,實際上還可以更快,只是他的儀表板只到兩千,我上網查了一下國外網友的分享,用其他的軟體,讀取速度真的飆到了2700 甚至 3000 MB/s。

這個真的是么壽快。

 

▼ 接下來我們來把周邊拆一拆,在拆周邊的時候有一個小小的訣竅,不要硬拆,他的膠都黏的很死,但是有一個小小橘色的箭頭,照著指示撕開就可以了。

 

▼ 這樣就可以乾淨漂亮的把它拆開,把裡面的線材拿出來,圖片後面那個就是一開始我沒注意到,亂拆的醜樣(而且超費力)。 

 

▼ 首先先看 USB-C 轉 USB,雖然他色調上統一白色,所以有些人以為他沒有藍色的孔,就只是 USB 2.0 的速度。

 

▼ 不過我們來實際上插上一個 USB 3.0 的隨身碟測試看看。

 

▼ 實際上可以跑到 3.0 的速度沒問題,所以不用擔心這個轉接頭只有 2.0 。

 

▼ 接下來看看這款的另一個重頭戲 Touch Bar 了。他平常在關機狀態,看起來是有點亮面的感覺,不過摸起來完全就像是貼了霧面保護貼的觸感。

 

▼ Touch Bar 是會隨著使用不同程式的當下,顯示出不同的功能,不過最右邊這幾個幾乎是常駐的功能,螢幕亮度、音量、Siri,最左邊的箭頭是展開按鈕。。

 

▼ 展開之後,平常習慣的那些功能都會出現了,比如鍵盤亮度,音樂控制等等。按下最左邊的 X 就可以收合起來

 

▼ 即便是在同一個程式也可能顯示不同的功能,比如說雖然都是在 Pages 之內,可能我在打字的時候他是顯示可以調整文字的樣式。

 

▼ 但是當我在製作形狀的時候他就可以調整顏色,或是我打錯字的時候可以幫我校正等等,會因應當下使用的功能而調整,而不只是因應使用的程式而調整。所以要很熟練的使用,我覺得需要一點時間習慣,短時間之內可能都還是會用原本的工作方式,

 

▼ 又或者是在 Safari 上網時,在新開網頁時,Touch Bar 就是顯示幾個最常用的網頁讓你備選。

 

▼ 而開啟了許多分頁之後,則是會顯示各個分頁的縮圖,在這裡觸碰也會直接切換到該分頁。

 

▼ 在不同的網頁也會呈現不同的功能,比如說在 YouTube 聽音樂時,這裡就可以像是進度條一樣可以快轉,右邊也會顯示時間資訊。

 

▼ 當然,要惡搞成回轉壽司也是可以的….

 

那麼,以上就是 2016 MacBook Pro with Touch Bar 的開箱文,希望對於還沒有決定要不要下手的你有一點幫助,或是對於已經下定卻還沒到貨的你可以望梅止渴一下。

 

我們下次見啦~

分享文分類: 

產品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