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 換掉內建的光碟機,兩顆硬碟做RAID 0,速度、大容量兼具!!
Stanley前陣子舊款的MBP出了點問題,於是開始要計畫採購新電腦,不過評量過自己的使用情況(目前運用電腦最重的工作是單眼的RAW檔整理和修圖),再看看目前可以買到的MBP系列,發現不論買幾吋的MBP,瓶頸速度都在硬碟,CPU和RAM方面來說都已經夠快也夠用。(Stanley沒有玩遊戲的習慣,所以對於顯示卡需求很低。)
因為在家已經有大螢幕可以外接,於是選擇了外出輕便為主的13吋MBP。現在的問題就在硬碟效能的提升了,SSD固態硬碟當然是很好的選擇,因為讀寫速度夠快,不過因為價錢太貴,而且容量偏小,對於Stanley目前已經有300-400GB的照片來說簡直就是不夠用的,所以最終的解決方式,就是把內建的光碟機換掉,再放一顆硬碟進電腦,利用Mac OS X內建的軟體RAID系統,來做RAID 0,這樣就可以達到速度和大容量兼具的需求了!
再來和大家稍微介紹一下RAID 0(其他RAID的資料請參考維基百科) ,RAID 0就是把多顆硬碟並列起來,成為一個大的硬碟,一筆連續的資料,”同時”分別寫入到不同的磁碟上,也”同時”從不同的磁碟上讀取資料,因為可以同時讀寫不同的磁碟,所以不用受單一磁碟效能的限制,速度會快很多。
在MBP上,把內建的光碟機拿掉,就可以增加一個實體硬碟來做RAID,如果要做RAID 0的話,建議用兩個相同容量的硬碟,做完RAID 0之後,會變成一個總容量X2的大硬碟,例如Stanley放了兩個500GB的硬碟,就成了一個1TB的硬碟,符合”大容量”的需求,而且不用煩惱檔案要放在哪個硬碟上的問題。再來,做完RAID 0之後,理論上讀寫速度變成原本一個硬碟的兩倍,所以一個5400轉的硬碟,原本讀寫速度約在60-70MB/s之間,現在兩個硬碟做完RAID 0後,讀寫度速大約可到130-140MB/s,雖然還是不及SSD,但是C/P值高很多,這樣對於常常要讀取照片RAW的工作,應該變得快很多。不過這樣做也是有缺點的,以下列表說明。
以下稍微整理一下優缺點:
兩個硬碟合成為一個大硬碟,不用煩惱磁碟管理的問題。
讀寫速度變成原本的兩倍,扣掉軟體RAID執行的效能,也還是有到120MB/s的表現。
不能使用Boot Camp來安裝Windows。(還是可以透過虛擬軟體安裝Windows,不過效能就沒有那麼好。)
耗電量會多一些。(裝了兩個硬碟一定比較耗電,平均大約減少一個小時的電池效能。)
沒有內建光碟機了。(光碟機現在用到的機會很少,需要時再用外接的即可。)
請詳細考量過以上的優缺點之後,如果你還是可以接受的話,再來改裝機器吧。
Stanley本身很少用Windows,也不玩遊戲,所以用虛擬的Windows已經可以應付需要用到Windows的工作,再來本來電腦也就要做備份的動作,只是要更勤快一些,搭配不用花腦筋的Time Machine還不錯。再來,因為新款13吋MBP的電池效能很好,原本未改裝,就可以一般使用約5~6個小時不是問題,改裝後大約可以用到4~5小時,其實已經比舊機器好非常多了,所以也不是問題。
好,話說了一堆,開始進入今天教學的正題吧!
準備硬體
Mac電腦一部、兩個相容容量的硬碟(最好轉速也相同)、硬碟轉接盒 [忘記入鏡的:外接備份硬碟、螺絲起子(如果要拆到內建的需要T6星形起)]
Stanley因為要換兩個500GB的硬碟進新電腦,所以需要兩個硬碟,如果你想沿用原本內建的,只要再買一個和內建相同容量、轉速的硬碟即可。再來就是這個把內建光碟機換下,可以加裝一個硬碟的”硬碟轉接盒”。(拍賣關鍵字:硬碟轉接盒,請注意,購買時請向賣家詢問清楚,是否厚度為9.5mm,另外,就是Unibody的機種是用SATA轉SATA,而非Unibody的機種是用SATA轉PATA,不要買錯了喔~)[補個美國eBay的連結:賣家所在地是香港,也可以寄到台灣,Unibody用、非Unibody用。]
今天教學的整個關鍵就在這個”硬碟轉接盒”~
先把轉接盒上蓋的螺絲卸下,然後取下~
有沒有看到右上角有個卡榫,把卡榫扳開,就可以取下擋板了。
取下擋板的樣子。
再來就是把其中一個硬碟裝入轉接盒,注意:硬碟下方寫著SATA HDD字樣的板子也要裝上去,硬碟才不會滑動。
嗯,這樣我們步驟一的硬體就準備好了。
再來就是先備份內建硬碟裡的系統和資料,建議參考以下文章的1,利用Carbon Copy Cloner來備份系統到外接硬碟中,之後可以開機做後續的設定,也可以把系統備份回來,比較方便!
拆換光碟機
接著,拆掉內建光碟機,換上硬碟轉接盒的步驟,請參考iFixit的拆裝手冊。 每個步驟請務必小心注意。
或者你可以參考前一陣子由本站lsphate網友寫的以下教學文,有詳細的拆裝光碟機說明!!
製作軟體Raid 0
將兩顆硬碟都順利地裝上MBP之後,利用外接硬碟,我們之前備份好的系統來開機。(外接硬碟用USB或Firewire連上電腦,開機時按住option鍵,選擇外接硬碟裡的系統即可。)
再來就是本篇教學的重頭戲,製作RAID 0。利用外接硬碟裡的系統開機之後,打開”應用程式”>>”工具程式”裡的”磁碟工具程式”。
你可以看到左手邊我們開機的外接硬碟,還有現在裝在MBP裡的兩個內建硬碟。
選擇右手邊的”RAID“頁面進入,在RAID類型,請選”分區存放的RAID設置“,也就是RAID 0設置。
再來把左手邊兩個內建的硬碟,分別拖入下方視窗中。再按下”製作”。
接著會跳出以下視窗,問你每一個存取資料的區塊要多大,如果你不是很清楚這裡的作用,選用預設的32K即可。[如果你製作RAID 0主要用來剪輯影片,區塊可以選擇大一點,如果你做RAID 0來做伺服器用,區塊可以選小一點。]
最後,就是利用Carbon Copy Cloner把系統從外接硬碟中備份回來,Source選外接硬碟,Target選擇剛做好的RAID 0大硬碟。
回復完畢之後,把電腦關機,將外接硬碟移除,重新開機,如果可以開機成功,表示一切都沒問題囉^^
利用內建RAID 0硬碟開機之後,建議進入”系統偏好設定”>>”啟動磁碟”中,選擇RAID 0這個硬碟,然後按下重新開機,這樣之後開機速度會快很多。
實測
最後的最後,來實際測試一下RAID 0磁碟的讀寫速讀吧! 喔~YA,真的快很多,實際上系統執行的效能也提昇不少。
在用過了RAID 0一段時間之後,發現,因為是用系統內建的”軟體RAID”方式,所以偶爾系統負載過高的時候,會有停頓的現象(轉彩球),不過情況不多就是了,大致上用起來還是速度很快,爽度很高阿!!
以上,謝謝大家收看,手養想要自己動手改裝的朋友們,別猶豫了^^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友站推薦
好物推薦
2020 全新登場顯卡外接盒